
薪資結構是公司根據職務、經驗、技能等制定的薪資標準,若公司有良好的薪資結構,不僅能吸引和留住人才,也可提高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。薪資結構如何設計?又需要注意什麼?一起往下看大揚數位科技的說明吧!
內容目錄
薪資結構項目有哪些?
薪資結構是由固定薪資、變動薪資和應扣項目所組成,以下分別介紹:
固定薪資
固定薪資就是基本工資,意思是員工在正常工作時間內所獲得的報酬,通常包含本薪和津貼:
- 本薪:又稱為底薪,是公司根據員工的工作價值、職務內容核發的報酬,但不包含津貼、獎金、職務加給等費用。
- 津貼:指公司依據員工的職務、證照、技能、工作時段和地點等給予的額外報酬,常見的津貼項目有交通津貼、技能津貼、夜班津貼等。
變動薪資
變動薪資是指公司不固定發給員工的報酬,金額會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、績效或公司營運狀況等而定,例如年終獎金、專案獎金、績效獎金等。
應扣項目
為了保障員工的福利、退休生活,或是避免員工在每年報稅季要面臨一次繳納龐大所得稅額的情況,因此每月公司會從薪資中扣除一定金額,一般公司代扣項目如下:
- 所得稅額:如果員工過去一年的所得符合所得稅法第88條第1項規定的應扣繳項目時,公司就會先從員工薪資中預扣所得稅額。
- 勞健保費:勞健保費用是由雇主、員工、政府一起負擔,員工需要負擔的勞保金額為勞保費的20%,健保金額則為健保費的30%。
- 勞退自提:根據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4條規定,雇主應為勞工提撥每月薪資的6%作為退休金,並存入勞工保險局的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。
- 職工福利金:有些公司會設立福委會,以提升員工的食衣住行育樂福利,增進勞資雙方關係。根據職工福利金條例第2條規定,公司可從資本總額、每月營業收入總額和每位員工薪資內提撥一定金額作為職工福利金。
另外,如果員工有請事假、普通傷病假,公司也會根據員工請假的時數來扣薪。
延伸閱讀:病假扣薪怎麼算?3重點帶你看懂病假規定、計薪方法!
薪資結構設計步驟
如果雇主想設計出良好、合理的薪資結構,須依循以下3步驟:
- 分析內部職務和外部市場:為了確保薪資結構在公司內部有合理公平,在市場上也有競爭力,因此雇主制定薪資結構前須公司內部職務和外部市場進行分析、調查。
- 內部職務:評估公司的職務內容,根據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複雜度,劃分職位層級並個別制定薪資標準。
- 外部市場:參考勞動部、民間顧問公司或人力銀行製作的薪資調查報告,並了解同類型產業、同地區的市場薪資水準。
- 確認薪資結構範圍和比例:根據公司內部職務和外部市場的分析結果,制定適合公司的薪資結構範圍和比例。舉例來說,業務類型的工作可以設計固定薪資低於變動薪資,鼓勵業務人員積極開發客源和商機。
- 制定薪資結構調整制度:由於薪資會隨著政策、經濟狀況、市場變化而變動,因此設計好薪酬結構後,還要制定因應上述情形的年度薪資調整制度,例如加薪、升遷標準等,確保薪資結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。

設計薪資結構時需要注意什麼?
新進、資深員工福利須兼顧
由於起薪是基於政策、市場行情而訂定,因此可能會出現新進員工的起薪比資深員工高的情況。如果想兼顧新進、資深員工的福利和權利,建議公司將績效、技能作為獎金加給項目,以激勵新進員工;對於資深員工,則可發貢獻獎金或配股,以肯定資深員工的工作表現和辛勞。
升遷、獎金制度必須透明化
如果升遷、獎金制度不透明,就會導致員工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努力、做多少事情,才能加薪、獲得獎金或晉升職位,可能降低團隊合作、提高惡性競爭的機率,建議公司可以制定明確的升遷和獎金制度,以提高員工的生產力。
依據員工職務給予職務加給
有些項目雖然重要,但工作量不多,公司可以請有能力、想累積實務經驗的員工協助處理,並給予適當的職務加給,以滿足員工的薪資要求。

結語
身為人資,對於設計薪資結構感到困擾嗎?推薦你使用大揚數位科技代理的員工管理系統,我們不僅可協助設計薪資結構表,也能幫你計算、核發薪資,歡迎填寫諮詢表單聯繫我們!
